流行讀物/勵志讀物 |
流行讀物/科幻及推理小說 |
流行讀物/愛情小說 |
流行讀物/校園小說 |
流行讀物/運動小說 |
流行讀物/生活小品 |
流行讀物/流行文學 |
流行讀物/成長 |
心理/婚姻及家庭教育 |
心理/兩性 |
心理/心理健康 |
心理/成長自助 |
心理/輔導 |
心理/心理成長 |
教育/親子教育 |
教育/青少年教育 |
社會文化 |
通識 |
宗教 |
文學 |
教科書 |
心靈關顧 |
飛翔專號 |
栽培新一代 |
U-mook |
想‧faith |
City & Me |
閱讀之味 |
通識閱讀 |
火柴人系列 |
親子‧生趣系列 |
生命教育‧傳媒教育 |
少年家長‧少年書房 |
新向度系列 |
創意通識學習計劃 |
心靈地圖 |
兩性 |
婚姻與家庭 |
心理自助 |
辯理思情 |
生命故事 |
成長 |
親子教育 |
![]() |
|
||||||||||||||||||||||
|
|||||||||||||||||||||||
內容簡介 : | |||||||||||||||||||||||
【主題】 人與人之間,有時就是以貌取人,我們看見身邊人:家人、朋友、同學、路人,以為他們是快樂的,但總看不見他們的愁苦;以為他們是不幸的,卻沒察覺他們的幸福。當我們看不見時,會變成誤解、不解;要是看見了,或許能學會珍惜、愛護。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欣妮這一年來的17篇短篇小說。序曲是以杯子角度寫作,不同種類的杯都以為別種杯子生活和待遇有多好,卻看不見對方的困擾和悲哀。以此為主題,首部分延伸這個題目。 首部分名為「看不見」,故事的人物看身邊人都是只看到表面的情況,例如老師看到學生常在功課上畫圖,卻不知道他背後家庭的困難(〈圖畫〉)、籃球小子只看見自己受人追捧,卻看不見人外有人(〈什麼都不是〉)、學生看到自己的東西丟失,卻看不到老師心裡為何網開一面(〈丟失〉)、女生看到自己美容不足而竭力補足,卻不到一點一滴流失的愛情(〈脂粉〉)、家人看到主婦的不周詳,卻看不到她為家庭丟失了自己(〈沖走了自己〉)等等。 第二部分名為「看見」,引伸首部分主題,原先看不見的人事物,因為看見了,便學習珍惜。第二部分的短篇故事,包括了女生原先討厭自己的名字,後來因看到名字背後家人的寄望,學會珍惜(〈名字〉);婆婆本來視狗兒是麻煩,卻因看到牠的陪伴可貴,然後學會愛護(〈最好的陪伴〉);女兒看見失聰的媽媽,原是對孩子非常體貼的母親(〈慶幸〉)。 【作者簡介】
喜歡寫作、手作、閱讀等。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現職中學教師。
曾獲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新詩組優異獎及大學文學獎新詩組優異獎等。著有《我搣時很煩》、《我搣時心太軟》、《搣時前傳──游樂園》、《我最「搣時」的故事》、《搣時的餐桌》、《一頁人生》、《另一種圓滿》及《紅豆湯圓》。
其中《我搣時很煩》獲香港教育城第九屆「十本好讀2011」第一名,《我搣時心太軟》獲香港教育城第十一屆「十本好讀2013」第二名,《一頁人生》獲第二十九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本好書」,《角落裡的她》獲香港閱讀城「第20屆十本好讀」——中學生最愛書籍第四名。
而作者更連續兩年榮獲中學生最喜愛作家(第二十九及三十屆)。 |
|||||||||||||||||||||||
|
|||||||||||||||||||||||